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现在时间: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
“在习书记领导下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来源:本部   发布日期:2020-02-18   字号:T|T

  采访对象:林璧符,1942年7月生,福建德化人。1985年10月起,先后任福州市委政研室副科长、科长、副主任、主任,2002年7月任福州市委办公厅调研员。2003年1月退休。

  采访组:邱 然 黄 珊 陈 思

  采访日期:2017年6月5日

  采访地点:福州市林璧符家中

  采访组:林璧符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您一直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请您从与他相识之初讲起吧。

  林璧符:习书记从宁德到福州来,我记得是1990年4月。听说宁德那边还有一些工作没有移交完,他回了宁德几天。过了五一劳动节,他正式到福州上班。

  习书记正式上班的第二天,就到市委政策研究室看望大家。当时我是农村科科长。我和习书记第一次见面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他性格随和,待人亲切和蔼,很自然地和政研室的同志们聊天。看到我的时候,他问我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我一一作了回答。他说:“你比我大11岁,我得叫你老林。”上级称我为“老林”,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

  从那天起,我在习书记领导下工作了6年时间,每次见面打招呼,他都叫我“老林”。我觉得这是很亲近、很尊重的称呼。我是一名普通干部,出身贫寒,从农村参军到的部队,退伍到了机关,没有上过大学。习书记从来没有低看我,待我很亲切又很真诚,增强了我的自信心。那时候,我就想:“就冲着习书记对我的这份尊重,我也得加倍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认识习书记最初的感受。我是这么想的,也是努力这么做的。在习书记领导下工作的那几年,是我进步最快的几年,也是工作量最大、最有成就感、干得最顺心的几年。习书记的言传身教让我一生受益。

  近年来我写了回忆习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三篇文章:《高站位大视野制定福州城市发展战略》《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重视福州城市科学研究》《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回眸与憧憬》。说心里话,20多年来,我对习书记的人品和才华是由衷地钦佩和敬重。

  采访组:请您具体讲讲习近平同志当时在工作上都给了您哪些启发和指导?

  林璧符: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其实,他在福州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了。第一次讲是在他到福州工作的第三天下午,市委办公厅召开的本系统干部员工与领导见面会上,习书记就明确要求大家讲规矩、守纪律。他说:“做事必须要有规矩,工作上的任何事都要按规矩办。”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平时严要求、严管理,形成“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好风气,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于个别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无论是谁都给予严肃处置,绝不迁就姑息。对此,我们记忆犹新,从来不敢懈怠。

  那次见面会,习书记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他记忆力超强。他当时对应名单点了几十位干部的名,过后见面竟然都能叫得出名字,记得特别清楚。

  很多事情,他都记得很清晰。每次出国招商引资都要会见许多华侨华人,何时、何地、参加对象、双方谈话内容,他都能讲得清清楚楚,隔多长时间都不会忘。他平时工作很忙,习惯利用开会时间批阅大量文件资料。有时候十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来汇报,一个一个讲,他一边听汇报一边看文件资料,我觉得他似乎没有在认真听。但等大家汇报完了,他归纳起来一讲,头头是道,条理清晰,针对性还特别强。因此,我发现他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惊人的,他能一边听一边看,同时还能一边记忆一边思考。让我感到很惊奇的还有,他能把具体数据都记得牢牢的,还能归纳、分析出来。有一次,统计局一位负责同志汇报季度综合指标,涉及了很多方面,有一大串数据。习书记听完以后就问:“你刚讲的某个地方和某个地方的数字有错吧?怎么比上次汇报的还少?”那位同志一查,果然是搞错了。习书记记忆力超群,这可能是他的天赋,是我们一般人学不来的;但他做事非常用心,用心思考、用心去做、用心去记,这是我们可以学的而且也应该学的。受他的启发,我的笨办法是“天资不够,勤快来凑”:反复地想、反复地记,多做笔记。

  习书记十分重视政策研究室的工作,把政策研究室当作市委领导的参谋部、智囊团,要求多出精品,为领导决策咨询提供服务。他常对我们讲:“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那时福州市辖五区八县(市),交通很不发达,我们下乡走山路是家常便饭。

  习书记的工作作风十分扎实。1994年,他有一次带我和市委办一位同事去黎明村调研总结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习书记对调查研究很在行,调研提纲全面、有条理,针对性强。他还善于与群众交流互动,受访者发言踊跃,我们就边听边记。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很注重“以文化人”。他主政福州6年,做了不少“以文化人”的工作。请您讲讲他关心指导过哪些书籍的编写?

  林璧符:据我所知,习书记在福州亲自主持指导编辑出版的书至少有13本。首先要提的是两本实用工具书。习书记常说:“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老百姓办事难,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的问题,习书记让我们编了《福州市办事指南》和《福州市民办事指南》,前者为企业、外商办事服务,23万字;后者为市民办事服务,18万字。习书记都亲自给这两本书作了序。书里面详细介绍了办各种事的方法、程序等等,每一条文都是各相关单位依法依规严格审定后提供的,因此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和市民。这样就可以少跑很多冤枉路,同时便于群众监督,纠正不正之风。

  再就是编辑出版年度工作思路,从1991年起至1996年,每年一本,共6本,均由习书记担任总编审,并作序。开展年度工作思路调研是习书记科学决策的创新举措。

  在《福州’92工作思路》序中,习书记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福州’92工作思路》是最近市委开展‘万人答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活动的结晶。这是我市继1991工作思路调研活动之后的又一项大型调查研究活动,市级老领导和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直各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基层,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参加人数达6000多人;近3万名福州市民踊跃参加了《福州’92工作思路》的问卷评选,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本书汇编了福州市1992年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1992年继续为城乡人民办20件实事,市直20个部委办1992年工作思路等29篇文章。我们汇编《福州’92工作思路》公之于众,目的就是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1992年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形成上下一致的共识,齐心协力地把我市的两个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同时,它是市委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实际步骤,也是各部门领导干部制定责任状的依据。”

  在《福州’96工作思路》序中,习书记写道:“前几年在闽东工作期间,我感到贫困并不可怕,最让人担心的是‘思路贫困’。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地区或部门领导来说,尽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都需要抓、需要管,但其最根本的责任是出主意、用干部。所谓‘出主意’就是要善于拿出指导本地区、本部门建设和发展的科学工作思路。有了正确的工作思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去理出科学的工作思路呢?最根本的是要搞好调查研究,这是领导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编辑出版《世界福州十邑乡人创业史》的过程。福州十邑正式定名是在清朝,当时设立的福州府下辖十个县。迄今,散居在海外的十邑乡亲有250余万。该书为纪实性的大型史志图书,可以称得上是招商引资、海外乡亲的联络图,非常重要,但资料搜集和核实十分艰难。习书记亲自担任主编。本书从1993年初开始组成编辑部,多方收集资料,组织采写编撰,完成初稿后广泛征求海内外乡亲、专家学者和同乡社团意见,反复核实、修订文稿,先后召开十余次编审会议,习书记亲自听汇报、指导,还多次作批示。屡经增删,数审定稿,全书30余万字,图文并茂,由香港经济导报社出版发行,赶在1994年金秋世界福州十邑第三届同乡大会之际,献给海内外福州乡亲。习书记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盛世修史,惠泽千秋。本书作为一本纪实性著作,要把上下千百年、跨越海内外的福州十邑乡亲的辉煌业绩汇编成册,这无疑是一个艰巨而大胆的尝试。本人有幸主持本书的编撰工作,深感责任之重大。”

  此外,习书记还指导编写过《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论文集》《福州奇观》,主编《福州市经济社会20年发展战略构想》《福州改革开放14年》等书籍。他亲自筹划和审定这些书籍,并为之一一作序,付出了很多心血。

收藏】【打印】【关闭